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有时候会发生便血的现象,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心里就会慌张不已,生怕自己得上了什么不治之症。那么,便血了应该怎么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
01
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便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血与大便一般不相混合,多数情况下没有疼痛感,只是偶尔会感觉肛门有坠胀感。
外痔较少便血,但若外痔发炎、水肿,破损时也可能出血,常伴有疼痛、瘙痒。
01
治疗方法
若是痔疮导致的便血,症状较轻时,可采用保守治疗。
展开剩余73%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多运动,像慢跑、提肛运动等,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饮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加重痔疮。
其次,药物治疗,便后用温水坐浴,每次15 - 20分钟,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与水肿,之后再涂抹痔疮膏,或者塞入痔疮栓,它们具有消肿止痛、止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减轻便血症状。
若内痔便血频繁、出血量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严重的混合痔可能需要行外剥内扎术等传统手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等微创手术,切除痔核,从根本上解决便血问题。
02
肛裂
肛裂引发的便血也不少见。排便时,干燥、粗硬的大便撑开肛门,致使肛管皮肤裂开,引起出血,血液多为鲜红色,量不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在便后手纸上可见血迹,同时会伴有剧烈的肛门疼痛,犹如刀割般,疼痛在排便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会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排便,陷入“便秘—肛裂—更便秘”的恶性循环。
02
治疗方法
早期肛裂,裂口新鲜、出血少,要软化大便,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等缓泻剂,让大便松软易排出,减少对肛裂伤口的刺激。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既能清洁肛门,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肛裂愈合。
若肛裂反复发作,形成陈旧性肛裂,裂口深、纤维化,伴有严重疼痛、大量出血,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就需要手术干预,如肛裂切除术,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再配合扩肛,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促进伤口愈合。
03
肛瘘
肛瘘同样可能导致便血,瘘管外口时不时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有时也会在排便时出现便血情况,且肛门周围皮肤常伴有瘙痒、潮湿,若形成脓肿,还会有红肿热痛等表现,这是由于肛瘘的瘘管内反复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受到摩擦、挤压而出血。
03
治疗方法
肛裂的治疗,肛瘘引起的便血因其有内口、瘘管和外口,药物治疗无法根治,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术后需注意肛门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按时换药,促进愈合,防止肛瘘复发。
总之,遇到便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旦出现便血的现象,患者首先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做专业性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专业性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以早日康复。
发布于:四川省